寒門崛起

朱郎才盡

歷史軍事

不知不覺,小說更新已有二十余天,非常感謝每壹位書友的點擊、收藏和推薦,當然還有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九十七章 誰的青詞(二)

寒門崛起 by 朱郎才盡

2019-5-16 20:37

  聽到了沒,聖上進膳了。?? ?
  得到這個消息後,值廬內大臣們心頭的憂慮壹掃而空,不僅如此,他們完全可以想更多了。
  傷心過度、食不下咽的嘉靖帝被青詞治愈,開始用膳了,這表明嘉靖帝對青詞非常滿意,而且還不是壹般程度的非常滿意,不然達不到這個效果。
  印象中,他們所作青詞讓嘉靖帝滿意到如此程度的,好像只有壹篇,就是三年前袁煒的那篇青詞對聯“洛水元龜初獻瑞,陰數九,陽數九......”。
  那次也是半夜,嘉靖帝傳來紙條,令閣臣們撰寫青詞,袁煒舉筆壹揮而就,詞意通達,膾炙人口,最合聖意,嘉靖看後龍顏大悅。
  壹夜之間,先是連升兩級,袁煒就從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到了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接著沒過多久,又連升了兩級,成了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讀學士。
  袁煒壹篇青詞,贏的官職連升四級。
  晉升度,前所未有!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另外,好處還不僅如此,袁煒從此之後聖眷興隆,長久不衰,即便是上官也不敢輕視他,不然今日他又怎麽夠格在這閣臣廬舍內有壹席之地呢。
  很多人,因此而羨慕眼紅過袁煒,常常想如果是自己那該多好了。
  不過,今天不用再羨慕了,機會又壹次降臨了。
  現在,又有了壹篇讓嘉靖帝如此滿意的青詞,而且還是在嘉靖帝痛失愛貓的時候。如果說,袁煒上次那篇青詞屬於錦上添花的話,那麽這壹次的青詞則是屬於雪中送炭。
  常言道,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所以,今晚這篇青詞的好處,肯定遠遠過上次袁煒的青詞。
  於是,值廬內的氣氛壹下子輕松歡快了很多,熱鬧了起來,閣臣們開始猜測起是誰的青詞入了聖上的眼。
  當然,他們自己都還是比較樂觀的,有資格到這個值廬給嘉靖帝寫青詞的,都是的到嘉靖帝認可了的。他們給嘉靖帝寫青詞也不是壹年兩年了,對於嘉靖帝的喜好也都有他們自己的認知,而且對於他們自己今天的作品也是比較自信的。
  “虎威將軍乃聖上愛貓,靈性之至,常伴聖駕左右,不料今日竟懷憾而逝,惜哉,惜哉!”嚴嵩作為內閣輔,在小太監離去後,感慨道。稍後,又拱手壹壹向在座眾人點頭示意,“聖上痛惜久已,自午時起滴水未進,老夫老矣,不頂用了,幸賴諸位青詞寬慰,方得進膳。”
  嚴嵩話音剛落,下面的便有好幾位大臣爭著“反駁”嚴嵩。
  “閣老過謙了,義下官看,閣老白紅顏,寶刀不老,筆力更盛當年。下官等人加在壹起,也不如閣老壹人。”壹位大臣連連搖頭,眼神無比真誠。
  “上天何其不分,下官怎麽看閣老也看不出老來,閣老只增智慧,不增年齡......”另壹位大臣別有心裁的用了反語,但是語氣裏滿滿的都是吹捧。
  “我等怎麽比的賞閣老,下官有幸拜讀過閣老的青詞,嘆為觀止,自愧不如。”另壹位大臣也不甘示弱。
  “閣老之才,我等拍馬不如,螢螢之火怎敢於日月爭輝......”
  壹時間,幾乎在座的諸位大臣都“反駁”了幾嗓子,格外的壹致。
  “呵呵,長江後浪推前浪,壹代新人換舊人,諸位都是國之棟梁,無需過謙。聖上宏圖大誌,我等生也有幸,躬逢盛世,務必盡展所能,用心青詞,以期上慰聖心,下孚群望。”嚴嵩呵呵笑了笑,擺了擺手,鼓勵眾人道。
  “我等慚愧......”
  “閣老所言甚是,我等慚愧......”
  在座的諸位大臣拱手壹副受教了的樣子,紛紛表態遵照嚴嵩所言。
  “雖然方才公共所言,或可推斷青詞尚合聖意,不過畢竟聖上尚未回復,我等還需堅守於此,諸位再辛苦片刻。”嚴嵩又說了壹句。、
  “不辛苦。”
  “閣老才辛苦......”
  眾位大臣紛紛拱手,附和道。
  “閑來無事,不妨猜猜看,是哪位大人的佳作最合聖意?”寒暄過後,壹位大人提議道。
  很快,這壹提議就得到了眾人的贊同。
  “依我看,肯定是閣老的青詞。”
  “沒錯,不用猜就是閣老的青詞。”
  “贊同,贊同。”
  壹時間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嚴嵩身上,各種溢美之詞盡出,對嚴嵩的青詞推崇備至,盡管他們心裏並非是如此想的。
  嚴嵩笑著搖了搖頭,並沒有因為眾人的溢美之詞而沾沾自喜,擺了擺手道,“老夫年紀大了,不比當年了,若是再年輕十歲,老夫也不跟妳們客氣。不過現在嘛,老夫卻是得讓妳們壹頭了。”
  “閣老謙虛了。”
  “閣老又謙虛了。”
  眾人紛紛搖頭,表示嚴嵩謙虛了。
  嚴嵩仍是笑著搖了搖頭,“今日老夫就不跟妳們爭了,呵呵,這樣吧,除了我之外,諸位再猜猜看。”
  這是壹種自信的謙虛,就像班裏的學霸謙虛的那樣,不行不行,這次考試我沒復習好,肯定考不過妳們,這次我就不跟妳們比了......
  嚴嵩這麽說了,眾人也識趣沒有再拍馬屁,過猶不及,再拍就拍到馬腿上了。
  於是,眾人紛紛又開始猜測了起來。
  “我覺的是張大人,張大人對於祭祀的青詞最是在行了,上次張大人春祭的青詞就得了聖上贊譽......”
  “我覺的是李閣老,李閣老寫了二十多年青詞了,經驗最是豐富......”
  “劉大人吧,劉大人的青詞上呈前,我看了,文采盎然,言辭誠懇,上佳之作。”
  “袁煒吧,袁煒舉筆立就,得到聖上贊賞最多,我看十之**是袁煒。”
  “嗯,張大人所言甚是,我也覺得是袁大人,上次袁大人的‘洛水玄龜初獻瑞’對聯,何人不知,何人不贊。在青詞壹道,袁大人已是登堂入室矣。”
  “有道理,附議。”
  雖然意見不壹致,不過猜測袁煒的有好幾人。
  這讓坐在下的袁煒,嘴角就沒合上過,謙虛的說著不敢不敢,但是腦袋已經四十五度仰望房頂了。
  雖然妳們官職比我高,但是青詞壹道,我袁煒敢說二,妳們誰有資格說壹!
  壹副高手寂寞的樣子。
  尤其是袁煒在掃過坐在上位置的徐階時,眼神更是有壹抹寂寞。
  剛剛眾人猜測,也都沒有壹個猜測是徐階的。
  在他們眼中,徐階屬於班裏的刻苦用功的孩子,但是沒有慧根,雖然徐階常常給嘉靖帝寫青詞,毛遂自薦也好,奉旨寫也好,是寫了很多青詞,在數量上絕對是這些人當中比較多的那幾位。但是,對於徐階的青詞,嘉靖帝還沒有贊賞過呢。
  壹次也沒有。
  也不是說徐階寫的青詞不好。徐階青詞寫得好,不過也僅限於好,距離“彩”還差那麽壹點。
  還沒有達到讓眾人眼前壹亮,讓嘉靖帝贊賞的地步。
  缺些靈氣。
  所以,眾人這次猜測時,沒有把徐階當成潛在對象。8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