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這個天國不太平

三江口水

歷史軍事

馮紹光,壹名畢業六年多的普通化工機械工程師,在壹家大型煉油化工企業工作。面對買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

這個天國不太平 by 三江口水

2019-2-13 11:06

  張子朋率領七百多名北殿太平兵逆江而上,投奔黃州府的韋俊而去。? ??
  而安慶的西征軍主將曾水源皆同扶天侯傅學賢,壹起宣布歸順南王,這個消息壹傳出,便在長江沿岸掀起驚濤駭浪,讓太平天國上下巨震不已!
  先是安慶府境內,望江、宿松等縣的太平兵本是東殿部將統領,壹聽東王府被屠,整個東殿部屬都被宣布為叛逆,早就六神無主,人心惶惶,要不是軍紀嚴明,甚至有些士兵早就投北邊的滿清去了。
  他們壹聽西征軍主將曾丞相和扶天侯傅學賢,率領安慶府城及周邊壹帶的近二萬余名太平兵正式歸順南王,紛紛效仿,派人稟報安慶城的曾水源,也願意加入聖國,聽從南王的指揮。
  接著,附近的池州府、寧國府的近二萬太平兵,也宣布跟隨曾水源和傅學賢,投靠南王,加入太平聖國。
  九江府的五千太平兵,直接在東殿左五承宣胡鼎文的率領下,不單趕跑了北殿的張子朋,占領了九江城,還將湖口、彭澤兩縣全部占據,再向南邊不遠的南康府城內的太平聖國甲七師師長彭玉麟直接提出,歸順南王。
  彭玉麟自然大喜,壹邊火派人向廣州的聖王馮雲山稟報,壹邊派出五千甲七師將士,分批進駐九江城、湖口和彭澤等縣城,迅將長江的中部咽喉控制在手中。
  ……
  而原本還在觀望中,疑慮不定的楊輔清和楊宜清兩兄弟,聽說曾水源和傅學賢率領安慶的二萬東殿太平兵投奔南王,也是內心震動不已。
  楊輔清膽小謹慎,還沒做什麽決定,而楊宜清早就按捺不住了。他急匆匆地找到楊輔清商議:“兄長,妳還坐得住啊?天王和北賊那邊已經宣布我們兄弟倆都是東逆,是叛賊,妳還想坐著等他們殺過來嗎?聽說北賊已經派人朝丹陽來了!”
  “慌什麽!北賊派人來,我們將他軟禁便是。如今形勢還沒完全明朗,我們急著投誰啊?”楊輔清心中還存著投奔翼王的想法。
  事實上,在歷史上的他,便是在天京事變後率領數萬將士投奔的翼王石達開。
  “投奔誰?當然是南王了啊!兄長,妳別再猶豫不決了,磨磨蹭蹭地,如今讓曾水源這廝搶了彩頭。現在我們就算是投奔南王,也沒有他功勞大了!”楊宜清大聲說道。
  “我們姓楊的,能保住命就不錯了,還想什麽功勞?”楊輔清還抱著再等等翼王的想法,他直接說出了自己真實意圖:“我是想等翼王的消息!只要他宣布為東王報仇,對付北賊,我們就投奔他去。翼王此人,性格直爽,對兄弟忠義,讓人放心。投奔他,我們不必擔心被吞並手下兵馬,生兔死狗烹的事情。”
  楊宜清聽他這樣說,想想翼王的真性情,倒也沒有理由反對。
  正在這時,手下的親信帶來個重大消息:從天京逃回和州的翼王石達開,率領翼殿的五千太平兵,決定放棄和州和巢縣。並且,跟隨安慶曾水源的腳步,正式宣布脫離太平天國,加入太平聖國,尊南王為主!目前,翼王整兵在無為州,也不知是準備前往糊北還是前往安慶與曾水源會師。
  聽完手下的稟報,楊輔清忘記了自己是怎麽走出房間的。他怎麽也沒想到,堂堂翼王竟然也會投奔南王!
  不過此時,他才記起,在南王脫離天國之前,翼王的確壹直是跟南王關系很好,翼王原本就是南王從貴縣請來加入聖教的。
  只不過,原本南王壹直輔佐天王,成為了天王的影子,是以還以為翼王是天王壹系的,可後來,翼王自成壹系,被東王打壓無法帶兵,而天王也自身難保壹般根本就沒有對翼王任何關照,導致翼王這兩年來無所作為。
  原來,翼王竟然是忠心於南王!
  楊宜清也是長大了嘴巴,吃驚得無以復加!不過,他很快便回過神來,連忙對楊輔清道:“兄長,這回該下決定了吧!連翼王都投奔了南王,虧妳還壹直想著投奔翼王!如今沒什麽好說的了,我們也直接投奔南王吧!”
  楊輔清有些不知道怎麽說才好,只能嘆口氣:“不。我們始終是姓楊的,與南王始終有些隔閡,雖然直接投奔南王有更大的功勞,更容易獲得南王的封賞,但為兄覺得我們還是繼續投靠翼王。”
  楊宜清奇怪地問道:“為什麽?直接投奔南王,以我們手中的東殿兵力,和在東殿將士中的號召力,必定得到南王的重賞。比依附翼王,要強得多啊。”
  “為兄不是說了,我們不要想什麽功勞,能保住性命,撐過這個難關就行。翼王待手下真誠,投靠他,就算日後南王真要對我們兄弟有什麽不利,翼王也會保住我們,相當於我們多了個翼王這蹲大神的保護符,何樂而不為呢?區區那點功勞,日後還怕掙不到?”楊輔清果然謹慎無比,想得很多。
  楊宜清壹聽,也覺有理:“兄長不愧心思縝密,小弟以前還不知道東王為何會器重兄長,如今總算明白了!”
  兩人商議妥當,迅派親信趕往無為州,找翼王石達開說明投效之事,並且,邀請翼王領兵前往丹陽,說是請可以攻占常州府和蘇州府,作為投效聖國的見面禮。
  壹日後,石達開便收到國宗楊輔清的密信,見信後大喜。
  他正愁不知如何才好,楊輔清的投靠,如同雪中送炭,讓他有了新的想法。
  原本手中只有五千太平兵,其中還只有二千多是原來的翼殿精兵,另外三千都是後來在和州和巢縣臨時招募的,戰力不太強。因此,他想要壹路西進,攻占武昌,無疑是難以辦到。但沒壹點見面禮,就此直接壹無所獲、兩手空空地直接投奔南王,石達開又很是不甘心。
  原來南王將自己放在太平天國,寄予厚望,交代他要抓牢兵權,占據地方,沒想到自己壹直被東王打壓,留在天京,毫無作為。如今準備重回南王的身邊,怎麽能壹點像樣的表示都沒有呢?
  楊輔清這廝肯定也是揣摩出自己的心思,這個時候投效自己,並提出合力攻打常州府和蘇州府,這樣的確是極好的主意:不但將清妖最為富饒的兩府之地獻給南王,而且,占領蘇州府後,便與占領松江府的太平聖國連成壹塊,整個長江以南,正式全部成為聖國的國土。想必南王也會欣喜!
  更何況,還有壹千的翼殿精兵,在楊輔清的軍隊裏,自己得要回來才行!
  對於楊輔清為何會突然投靠自己,石達開也很清楚,他是也無路可走了,除非投降清妖。否則,在韋昌輝的逼迫下,天王又不理會,還充當幫兇的情況下,投靠自己,是唯壹的選擇了。
  找自己,無疑是擔心東王曾經對南王的那些陷害,會禍及到他們身上,讓自己來幫他們說話而已。對於這個問題,石達開自然樂意,他原本就不想看到天國的兄弟自相殘殺,如果有可能,甚至對於北殿的將士要投奔聖國,他也會向南王求情收留的。
  計較已定,石達開便下令翼殿的五千將士啟程,橫跨長江,經蕪湖縣、高淳、溧水,向丹陽行軍。
  而早前被東王楊秀清派出的塗振興和陳仕章兩人,則率領五千太平軍精兵,壹路追擊潰敗的江南大營清軍,抵達金壇城外。在聽到天京變亂,並且東王慘死北王之手後,塗振興和陳仕┾章兩人心態大亂,根本無心攻敵。
  逃入金壇城內的清軍,休整幾日後,便在張國樑的率領下,殺向城外的太平兵,由於塗振興和陳仕章兩人以及這部分東殿太平兵已經人心惶惶,毫無士氣,被清軍殺得大敗,退往句容城南幾十裏的山梁間,據山而守。8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