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三國

馬月猴年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普通的梁木結構的泥瓦房,大概也就二十幾個平方,黃泥墻上塗的白堊有些地方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十六章 劉洪的顯擺

詭三國 by 馬月猴年

2019-5-19 19:17

  劉洪是什麽人?
  和蔡邕並列第壹的學問界的領軍人物啊,居然親口說要收自己為徒,這簡直像是天上突然掉下壹塊碩大的餡餅砸到自己面前,香噴噴的……
  斐潛剛下意識的張開嘴,又連忙閉上,嗯,這個場景怎麽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後世好像在領導辦公室裏遇到過這種情況——碰巧別部門的頭頭過來辦事,正好妳辦順溜了,誇妳能幹,順嘴說了壹句要不要去我那裏幹啊……
  如果妳答應了,那就大家壹頓呵呵,隨後妳也只能呵呵了……
  況且這還是在漢代,壹個非常註重師承的朝代。越是年代早,對師承越是重視,不像現代,每個人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的老師,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大學老師、語文老師、數學老師等等,還沒算上那些體育音樂的或是什麽代課的老師,因此對於現代人而言,老師實在太多了,所以並不會有太大的感覺,與之相反的是,在古代,可能壹個人壹輩子就壹兩個老師,這種差別導致對老師這個的重視程度自然是不同的。
  “差點掉坑裏,”斐潛腹誹道,“劉洪看起來相貌堂堂,沒想到也居然給我挖這麽大壹個坑……”
  於是斐潛拱手為禮,說道:“小子謝過劉大家厚愛,不過小子已有師承了。”
  劉洪其實沒想給斐潛挖坑,只是方才頗有點激動,所以順嘴說出,但話壹脫口就有些後悔,當著事主的面公然挖墻角,就算是和蔡邕是老朋友也有些尷尬,幸好斐潛沒有答應,否則還真是難辦。
  見到斐潛如此說,劉洪也剛好順水推舟裝個傻,“哦,不知師承何處啊?”
  此時蔡邕幹咳兩聲——行了,妳個劉洪莫演了,才剛剛給妳說過斐潛都是我收的記名弟子,還是我叫過來的妳說會師承何處?
  妳覺得斐潛不錯啊,我也是這麽覺得的,所以妳就別想了。還沒等斐潛回答,蔡邕就說道,“子淵乃故人推薦與我,算是有緣,便收為弟子了。”——此次蔡邕有意少說了兩個字,從記名弟子升級成為弟子了。
  沒人搶的話不覺得怎樣,有人搶,蔡邕就感覺其實斐潛也不錯啊,相貌麽,雖然沒我帥,但也算清秀,學問麽,自然沒我好,但是算經上拿點東西出來居然可以打動劉洪這個老家夥——這麽壹說,劉洪以前老顯擺他的算經有多強,現在我的弟子都有東西比他厲害,這種感覺不要太好……
  只要是人,都有些小心思,古人今人都壹樣。
  劉洪忽然壹拍額頭,對著蔡邕說道:“啊呀,差點忘了,此番是要和妳辭行的,過不久我就要離開洛陽了!”
  “為何?不是剛回來沒多久,怎麽回事?”蔡邕覺得很詫異。
  劉洪說道:“洪不才,遷山陽郡太守,這不,印綬都發過來了。”說完,從懷中掏出太守印綬,給蔡邕看了看。
  郡太守也是比兩千石的地方大員了,山陽郡雖然不是什麽大郡,但也算不差,蔡邕這才放下心來,問道:“如此,何時動身啊,待我給妳踐行。”
  “行啊,待過幾日吧。”劉洪也沒客氣,答應了下來,然後又從懷裏掏出了壹個大概比壹個巴掌稍微大壹點的方形木盒,拿給了蔡邕,“來來,看看。”說話的語氣頗像什麽珍惜寶貝讓蔡邕長長見識似的。
  蔡邕接過壹看,木盒是用烏木做成的,外面還刷了壹層油漆,頗為精美,略略搖晃,裏面似乎還有些東西。
  在劉洪的示意下,蔡邕將盒子掀開壹看,只見到盒子裏面橫向分成三個層,最上壹層最小,中間和下面的較大,從上至下各層塗有黑白紅三種顏色來區分,而盒子內縱向分出了九列,和橫向的層板共同構成了九十個小格子,在黑色、紅色層板的每壹個小格子之間分別放有壹些對應顏色的圓木珠子,黑珠子壹共九顆,紅珠子壹共三十六顆,而在盒子中間白色的層板的格子裏卻是空的。
  “這是何物?”蔡邕皺著眉頭,這個盒子雖然不清楚幹什麽用的,但是不知為何仍然有種熟悉感,就是壹時之間沒辦法將那個熟悉感抓住……
  劉洪得意的捋著胡子,享受的看著蔡邕苦苦思索的樣子——我這麽幸苦,花了那麽多心思才想出來的妙物,妳怎麽可能壹時半會就猜的出來?
  斐潛在壹旁看著,也是覺得這個形式好像在哪裏見過,也在猜測劉洪這個東西是幹什麽用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玩意壹定跟數學有關,像劉洪這樣的人物定然不會無聊到隨意那個什麽玩具來獻寶的。
  蔡邕在思索中隨手從最上面壹層格子中拿起壹顆黑珠放到中間白色漆區域的格子中間,左右看看,仍然沒猜出來,然後又拿了壹顆紅色珠子放進了白格子中……
  斐潛心念突轉,黑珠子紅珠子,上下分層,放到中間……這樣的模式好像跟什麽很像啊?斐潛靈光壹現,脫口而出:“算盤!”
  正在得意逍遙的捋著胡子的劉洪聞言壹驚,用的力氣不由的大了些,連胡子都拉下兩根,轉頭問斐潛:“妳怎知道?!”
  “算盤?”蔡邕喃喃跟著說了壹聲,旋即反應過來,這不是把長條的算籌改成了珠子,然後放在盒子裏,如同盤狀,“哈哈,如此,就是壹算盤爾,我早就猜出來了……”——嘴上當然還是強撐著面子,但是心裏確實為劉洪的奇思妙想所佩服。
  漢代大多數人還在用算籌來進行計數和計算,古代所謂的運籌帷幄的“籌”指的就是算籌。
  算籌其實就是壹根小木棍,根據個人習慣,可分為兩種計數模式,壹為橫籌計數,二自然就是豎籌計數,說起來很復雜,其實就是表示數字“壹”的那根算籌是橫放還是豎放而已。
  但是算籌畢竟有先天上的缺陷,比如攜帶不便,容於丟失,計算到壹半不小心碰到混到壹起,還有可能會出現有時候計算到壹半停下來去做某事,回來忘了自己是按橫籌來算還是豎籌來算的,結果不得不又從頭開始……
  劉洪本身是算數大家,對於這些問題是很有切膚之痛,因此,他琢磨再三,發明了這種工具,將壹根根的算籌簡化為算珠,紅色珠代表壹,黑色珠代表五,白色區域用於計算,每壹個縱列即代表壹位數,九個縱列總共可以計算到億數級別,最大限度的滿足計數的需求。
  今天第壹次把成品拿出來跟蔡邕顯擺壹下,沒想到蔡邕沒能認出來,反倒是被身旁的斐潛壹語道破天機,這怎麽能讓劉洪不驚訝?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