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三國

馬月猴年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普通的梁木結構的泥瓦房,大概也就二十幾個平方,黃泥墻上塗的白堊有些地方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零四章 祥瑞

詭三國 by 馬月猴年

2019-5-19 19:18

  斐潛感覺自己額頭之上的血管蹦蹦蹦的直跳,為啥就不能按照劇本好好的演?李儒妳這樣任性的突然改劇本,妳娘造麽?
  李儒微微的笑著,看著臺階之下的斐潛。
  雖然說當時確實和斐潛略達成了口頭上的協議,但是李儒是何許人也,在斐潛走後立刻反應了過來,多少被斐潛利用了。
  自己居然被斐潛算計了?
  這種感覺非常的有意思。
  讓人略有些不爽,但是又不會覺得很討厭又或是反感,因為李儒本身也是獲利的壹方。
  之所以不爽,是因為斐潛獻出的方法明顯不是這兩天,又或是近壹段時間才獲得的,而是早就掌握的,否則也不會在解釋的時候如此的舉重若輕……
  這就說明了,斐潛在之前那次來求過所的時候,還有所保留的!
  李儒有壹種感覺,就像是斐潛明明有好的計策,好的辦法,但是就是揣著手,站在旁邊看著,看著李儒忙得焦頭爛額——然後在其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斐潛才像是吝嗇鬼壹般,東扣壹點,西擠壹些出來,用來換取壹些東西……
  最關鍵的是斐潛這些好不容易拿出來的東西都是好貨!
  因此,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李儒出言的目的壹則是多少表示壹下,之前自己被斐潛計算的內心不爽,另外壹個目的也想再壓榨壹下,看看斐潛在這種情況下能不能又蹦出什麽好貨色出來……
  這個問題麽,可大可小,可輕可重。
  就看斐潛怎麽回答就是了,如果實在沒有什麽辦法,死死憋出壹個“無甚異常”也就可以將此揭過了。
  不過麽,斐潛不打算用最笨的方法去應付了事。
  斐潛顯得有些猶豫,遲疑的說道:“……若言異常,確有壹事,然小臣不敢擅言……”
  斐潛此言壹出,許多人就算是臉色沒變,目光都有壹些閃動。
  李儒也是沒想到,饒有興趣的看了壹眼斐潛,然後又看了眼董卓。
  董卓會意,沈聲說道:“左署侍郎但講無妨,恕妳無罪。”這話原本是應該皇帝來說,但是現在董卓說出來,也沒有人敢做什麽反對。
  斐潛拱了拱手,說道:“小臣……途經函谷,歇於驛館,夜聞驛長曾言……”
  斐潛頓了頓,像是猶豫再三之後,才說道:“……壬午夜間,曾有……紫色毫光現於函谷上空……”
  壹言而出,四座皆驚!
  斐潛低著頭,壹副老實人的模樣。
  朝堂之上,三公還算是穩重壹些,壹旁九卿等吃瓜群眾就難免開始小聲的議論起來,壹時間嘈嘈切切起來。
  漢代或許是因為劉邦這個流氓頭子第壹個搞出了什麽斬白蛇的祥瑞,所以兩漢是歷史上出現祥瑞最多的朝代。
  尤其是在西漢董仲舒正式確認了天人感應的理論之後,認為“天”是有意識的,可以看見人世間的壹切,若是君王無道,上天即會降下災異,反之,如果君王是有德的,那麽就會降下祥瑞進行褒獎,形成了壹整套“人在做,天在看”的觀念理論。
  許多漢代帝王在位期間也常常用祥瑞來證明自己是才德兼備的天子,所以對於祥瑞之事很是上心,而在漢代的大臣們為了規勸君王的時候,也常常用災異為引子,將其歸為君主的某種不當的行為引發上天的懲罰……
  所以兩漢期間就成為了歷史上最著名的造假祥瑞時期。
  會有人去追究祥瑞的真假麽?
  歷史上真的有人腦袋抽抽了,去認真查證了某個祥瑞真假,然後要求皇帝下令去追究造假人的罪責……
  而皇帝怎麽說?
  皇帝說,造假祥瑞這個事情麽,是不應該的,但是考慮到這個人也是壹片善意,就這樣算了吧!
  算了吧……
  所以,斐潛根本就不擔心他的謊言被戳穿,更何況像這樣的言語對大家都是好事,有那個二楞子會傻到去求證,然後跳出來說,不對,根本沒什麽祥瑞?
  沒祥瑞就意味著上天沒有給皇帝褒獎,沒有褒獎就說明天子做的不夠好,天子沒能做好難道大臣們就沒有責任麽,大臣有責任難道手下這些具體辦事的就沒有事情?
  所以,呵呵。
  李儒反應最快,率先拱手說道:“昔黃帝治天下,於是日月精明,星辰順行,風雨時節,五谷登孰,虎狼不妄噬,鷙鳥不妄搏,鳳凰翔於庭,麒麟遊於郊。今新帝登基,群賢輔佐,天下康定,故上天將瑞於函谷,以彰賢德,正合遷都於西,此乃上瑞之兆也。”
  好麽,李儒妳比我更能扯……
  斐潛繼續低著頭,不做聲,心裏給李儒這壹番鬼扯評了九點九分,少壹點是怕李儒驕傲……
  司徒楊彪,哦,現在已經不是司徒了,楊彪辭職之後又被封為光祿大夫,旋即不久又封為大鴻臚,大鴻臚楊彪站了出來,朗聲說道:“上帝後土,真龍登興,神光並現,鹹受禎祥,此乃國之幸事而!然上瑞現於函谷,實證河洛乃福地也,離福祗而遠就,恐失嘉蒙也!”
  斐潛心中也給楊彪寫了壹個贊字,這個都能扯到洛陽是福地,遷都容後議,也是厲害了……
  旋即就像是壹石激起了千層浪……
  李儒反駁說函谷關原本就是關中門戶,怎麽跟河洛之地能有什麽關系?
  楊彪再次反駁說,秦函谷關才是關中門戶,漢函谷關已經建到了新安,又如何跟關中有什麽聯系?
  反正有壹點已經確認的是,斐潛所說的祥瑞壹事,已經沒有人去關心真假了,只有心思要利用這個所謂的祥瑞,如何給自己壹方創造出更大的利益……
  至於函谷關黃巾賊這壹件事情,已經不知是誰,定性為企圖破壞大漢祥瑞的惡賊,與函谷關令鄭揂勾結……
  反正死無對證。
  爭論了許久之後,才有人想起還有兩個小嘍羅在堂下等著呢。
  於是就正式的給張遼升蕩寇校尉,兩千石;而斐潛則是升左署中郎,比六百石。
  原本到這裏,就沒有張遼斐潛二人什麽事情了,大佬們的爭論兩個小角色也無從插嘴,所以謝恩之後,就可以退場了。
  但是斐潛卻並沒有起身離去,而是叩首再次說了壹句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