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三國

馬月猴年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普通的梁木結構的泥瓦房,大概也就二十幾個平方,黃泥墻上塗的白堊有些地方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七二章 兵臨城下

詭三國 by 馬月猴年

2019-5-19 19:17

  鄭揂看著遠去的斐潛,臉上的笑容壹點點的凝固,低聲的喃喃語道:“蔡中郎,吾與其生機,奈何自尋死路!唉!且莫怨我……”
  沈吟了壹會兒之後,鄭揂朗聲叫道:“傳李軍候前來!”又叫來壹個下人,交代了幾句,下人領命匆匆去了。
  不壹會兒,李軍候便來了,進了廳內,向鄭揂恭恭敬敬的行了禮,便垂手等待鄭揂的話語。
  郭浦失敗的消息對於這些留在函谷關內的西涼兵是壹個沈重的打擊,尤其像李軍候這樣原先仗著郭浦的名頭,有些狐假虎威的家夥,便趕快夾著尾巴做人。
  鄭揂看著李軍候,靜靜的不開口。這個之前對自己還愛理不理的家夥,現在卻小心翼翼的站在下首,心中不免有些快意。
  沈默在廳中蔓延,對於鄭揂來說是種享受,而對於李軍候來說就是壹種煎熬了,不壹會兒的功夫,李軍候的鬢角就被汗水浸濕了。
  鄭揂慢吞吞的,壹字壹頓,仿佛是為了讓不通文墨的李軍候能夠完全聽得明白:“李軍候,郭都尉,果真收到了郭中郎之軍令?”
  “……這,”李軍候額頭上壹顆汗珠滴落到了地上,猶豫了壹下,還是說道,“稟關令,此事我不是很清楚……”
  “哦?”鄭揂不可置否,輕輕的彈了彈衣袍,就像是彈走了壹只蟲子,“李軍候,且問,郭都尉調走汝之下三百兵甲,用虎符,節杖,移文,又或是其他?”
  李軍候旗下掌管著五百的騎兵,這壹次跟著郭都尉走了三百,只剩下了兩百在城內。鄭揂的聲音雖然不大,卻像壹聲驚雷壹般震得李軍候微微晃動了壹下,幾顆汗珠順著臉頰就流淌了下來。
  李軍候連擦壹擦都顧不得,支支吾吾的說道:“……是,是虎符……”
  漢代調兵,最正規的就是用虎符。
  但是因為虎符靈活性太差,有時候地方太守和刺史在發生壹些臨時事件,比如出現了山匪水賊等等特殊情況,如果還是按照申報朝廷,再讓朝廷讓人帶虎符來調軍,往往都已經最多亡羊補牢,大多情況下是已經失去了時效,沒有什麽作用了。
  所以到了後期,就變成了以地方太守、朝廷重臣的節杖,也可以調兵進行壹些軍事行動,但是事後必須上報朝廷,根據結果進行評估,若是出於不得已的情況下並且有正面的結果的,大多會免於處罰,但是如果導致了兵敗,也同樣要承擔壹定的責任。
  但是地方太守和朝廷重臣的節杖只有壹根,如果在調用多支部隊的時候難免會有些不夠用,所以就出現了移文,用文書的形式加蓋大印,來證明調兵的人和用途。孫堅當時離開長沙的時候也是假稱受到了張溫的移書……
  “虎符?”鄭揂重復了壹聲,呵呵笑了,說道:“用的是誰的虎符?郭中郎的?亦或是……郭都尉的?”
  李軍候艱難的吞了壹口唾沫,啞聲說道:“……是,是,是郭都尉的……”
  “哦……”鄭揂點了點頭,然後就壹言不發,緊緊的盯著李軍候,過了半響突然壹拍桌案,大聲吼道:“李軍候!汝戲耍吾耶?!既無郭中郎虎符節杖,也無移文,安敢宣稱受中郎所令?”
  李軍候渾身哆嗦了壹下,連忙分辨道:“關令明鑒!是……是郭都尉所言有中郎之令,我受其管轄,又怎能質疑軍令?”
  鄭揂又是壹拍桌案,說道:“壹派胡言!汝領朝廷之兵,私擅授兵在前,狡言而辯於後,視國法軍規於無物!來人!速速拿下!”
  立刻從廳外湧進了十幾名的親兵,將連呼冤枉卻不敢反抗的李軍候團團圍住,推肩膀,攏後背,三下五除二就將李軍候捆了壹個結實。
  鄭揂見李軍候已經被綁,心中松了壹口氣,便說道:“汝言真假,待尋得郭都尉後再行對質……先押入牢中。”
  李軍候聞言,也是無可分辨,便垂頭喪氣的被推著走了。
  大廳之內,鄭揂摸著從李軍候身上拿出來的印綬,叫來了陳軍候,然後將李軍候的印綬交給了他,又低聲囑咐了幾句。
  陳軍候領命,匆匆而去……
  ××××××××××××××
  斐潛不願意走回頭路,不是對於鄭揂有信心,而是對於函谷關有信心,漢代這麽多年過去,主動獻城的不算,函谷關還真沒有幾次是被人攻打拿下來過的。
  因此在函谷關內等候道路暢通,再前行,好過於來回徒勞的奔波。
  否則搞不好自己剛回到洛陽,結果就聽到新安的黃巾賊已經被除,道路又暢通了,那時豈不是尷尬的要死?
  但是鄭揂的態度似乎有些怪異,特別是當自己說準備留在函谷關再等等的時候,那個壹個表情雖然是帶著笑,但是卻讓斐潛覺得有壹種不怎麽好形容的感覺,反正很復雜……
  為了安全起見,斐潛叫來了黃成,讓他安排壹下,從現在開始,手下的兵士輪流休息,以防不測。
  黃成領命而去,斐潛的心中的不安卻依然沒有減少多少,在驛館裏轉了兩圈,也是坐不住,便準備再出門去走走,就算是透透氣也好。
  可是就當斐潛剛剛走到了驛站門口的時候,就聽見城西那邊壹陣騷亂,道路上的百姓就像是無頭蒼蠅壹般亂竄……
  斐潛攔了壹個人下來壹問,卻得到了壹個驚人的消息——
  黃巾賊竟然出現在了城西,即將兵臨城下!
  這! 這怎麽可能?
  最讓斐潛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難道黃巾賊真的信心膨脹到如此的地步,竟然連函谷關這樣的雄關都想攻打下來?
  這太不可思議了!
  更何況函谷關又不是什麽巨大的糧倉,雖然的確是存儲了壹些從洛陽要往西運的糧草,但是這明顯是得不償失!
  尤其是,黃巾賊就算占據了函谷關又有什麽意義?
  難道還真的往東去攻打洛陽城不成?
  如果不是這些原因,那麽黃巾賊兵陳函谷關究竟目的是為了什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