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三國

馬月猴年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普通的梁木結構的泥瓦房,大概也就二十幾個平方,黃泥墻上塗的白堊有些地方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四五章 細微的轉變

詭三國 by 馬月猴年

2019-5-19 19:18

  壹陣秋風吹過,吹下了幾片樹葉,打著卷兒從斐潛身邊縈繞而過,壹時間,場面冷清到了極點……
  龐統斜斜的瞥了壹眼,然後有些恨鐵不成鋼模樣的搖了搖頭。
  “呃……這個,我做錯什麽了麽?”斐潛有些愕然。
  龐統慢悠悠的說道:“不是做錯了,而是做的太對了。”
  斐潛眨眨眼,搖了搖頭,說道:“不管怎樣,該說的還是要說,那麽,說完了,我也就該走了……”
  這些事情斐潛也考慮了很久,但是最終決定還是要講清楚。
  這個是斐潛在後世的為人處世的經驗,或許是和漢代的習慣有些不相符,越是朋友之間,越需要講清楚。
  就像是50:50的兩人股份公司最容易陷入各種相互扯皮糾紛壹樣,朋友之間的情誼是壹種促進的催化劑,同樣也會極容易變成摧毀壹切的毒藥。
  親兄弟,明算賬。帳算得越清楚,兄弟做的越久,壹旦糊塗了,兄弟也就做不長了。
  在漢代,強行將人帶走,然後指望著對方斯德哥爾摩綜合癥發作?
  趁著龐統、郭嘉、田豐、諸葛亮等等還未投靠他人的時候,綁架攜裹而去?哈哈,漢代的漢子多讀的是正版的孔子著作,以直報直,以怨報怨是最基本的認知,提刀殺人也並非屠夫才會幹的事情。
  除非是軟禁終身,否則壹旦給了壹點機會……
  特別是對於智慧見長的謀士來說,輕易的將人帶到溝裏去簡直不用太容易。陳宮三言兩語煽動了整個兗州的反叛,賈詡壹句話就搞定了力大無窮的典韋外加曹昂。
  曹操用徐母賺了徐庶,徐庶未必不知道就算是到了曹營,其母也未必能活多久,但是終歸是選擇了無愧於心,無愧於親人,離開了劉備,前去了曹營。
  結果並非徐庶在曹營不獻計,而是徐庶和曹操都是聰明人,都明白相互之間的不信任,還不如不說。
  因此,在徐庶赤壁時主動說要去偏遠地區的時候,曹操大喜,立刻在眾人面前壹陣猛誇,然後將徐庶星夜送走……
  並不是曹操真的相信謠言,也不是為了徐庶主動獻計而高興,而是有了壹個光明正大的理由,可以將這個礙眼的,隨時可能爆炸的不定時炸彈遠遠的扔到西北邊疆去,只需要派遣壹個偏將,就可以將徐庶看的死死的,怎麽能不開心?
  因為斐潛覺得龐統、棗祗、徐庶、太史明多少也算是自己在漢代真正住在壹起,溝通交流,思想碰撞的朋友,不講清楚,於心不安,至於講了之後,是否願意壹起同行,就憑個人意願吧。
  否則就算是花言巧語,或者是強行脅迫,最後也未必能夠得到想要的結果。
  斐潛拱拱手,然後轉身就走。
  龐統放下了手中書卷,問了壹聲:“妳準備什麽時候返回並州?”
  “過兩天吧,我在黃家隱院還有壹些事情要做……”
  龐統哦了壹聲,然後又懶洋洋的重新看起書來。
  “對了,”斐潛遠遠的揚聲說道,“……估計過段時間,有個比妳小壹些,比妳聰明壹些的人會來,記得替我問候壹下……”
  龐統壹楞,然後很是自信的“切”了壹聲,大聲說道:“若是真有人來,問候肯定是會問候的,但是比我還要更聰明……嘿嘿嘿,哼哼……”
  “……信不信……由妳……”斐潛擺了擺手,走了。
  ×××××××××××××
  在黃家隱院的書房之內,斐潛和黃承彥相對而坐。
  在兩個人之間的桌案之上,擺放著壹個木盒,木盒似乎是分了好多的格子,每個格子之內都放有壹些東西。
  斐潛說的在黃家需要處理的事情,就是工匠。
  造紙的,鑄鐵的,制器械的,基本上來說,斐潛都需要,而且都很急需。
  黃承彥的目光在木盒當中的物品上流連,眼中閃爍著壹種難言的光彩,就像是好酒的人看見了壹壇美酒,好色的人看見了壹個美女……
  黃承彥本身也是對於工匠之事很是熟悉,所以當斐潛將這個長度跋涉帶來的木盒擺到面前的時候,就吸引了黃承彥。
  木盒之內,是斐潛在並州收集到的各種礦物。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兩樣,煤礦和鐵礦石。
  早在秦朝時期,煤就已經開始進入了中原人的視野範圍,但是因為原始的煤礦罕有大量的雜質,尤其是含硫,因此燃燒後極易產生大量的黑煙,被古人所不喜,所以至今還是以木炭為主。
  另外壹個煤沒有能夠得到足夠重視的原因就是燃燒不易控制,並不像添加幾根柴火或是木炭就能明顯的控制火焰大小。
  但是斐潛現在裝在木盒之內的,卻是經過第壹次粗糙加工後的煤塊,也就是壹塊小號的蜂窩煤,摻雜了壹些粘土和石灰。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方便的利用煤的偉大發明。
  另外就是鐵礦石。
  呂梁山壹帶甚至還有少量的銅礦……
  雲母。 石灰石。
  這些礦石裝滿了整個的木盒。
  對於黃承彥來說,這壹個木盒甚至比裝滿了金銀財寶還更有吸引力。
  黃承彥將小小的蜂窩煤取了出來,端在手中細看:“此物為……石炭?”
  漢代人對於煤,尤其是煤精,也稱之為煤玉,還是很喜歡的,甚至有人專門用天然的煤精做印章,跟琉璃基本上處於同等的地位。
  但是普通的煤粉,就沒有多少人去關註了。
  “此物如何制作?”黃承彥問道。
  斐潛說道:“煤粉碎洗,沈澱,取其細末,加入黃泥,粘土,石灰,木炭粉擠壓成型……”
  黃承彥向外叫了壹聲,讓仆人取了壹個火盆來,立刻將這個小蜂窩煤當場就置於火盆內引燃了,然後靜靜的看著,目光之中似乎有什麽東西在隨著蜂窩煤的火焰跳躍著。
  黃承彥正容說道:“此物……制作之法,幾人得知?”
  這種東西,雖然簡單,但是卻往往被人所忽略。
  煤這種東西,在很長的壹段時間內,都是以煤渣,煤球等等形狀作為燃燒的用料的,不僅是不易燃燒,而且多半會因為燃燒不完全導致有壹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等物質產生。
  現在加入了壹些助燃劑和脫硫劑之後,又因為蜂窩的孔狀結構,保證了空氣的流通,燃燒自然更加的充分,而且二氧化硫也在燃燒的過程中被鈣化……
  斐潛說道:“平陽之地工房,涉及礦物及器械的,都是黃鬥在負責……如今事務繁多,他也有些不堪重負,瘦了非常的多……”
  黃承彥楞了下,笑道:“好好!”
  啊?瘦了還好?這是什麽意思,難道黃承彥也有周扒皮的潛質不成?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