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三國

馬月猴年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普通的梁木結構的泥瓦房,大概也就二十幾個平方,黃泥墻上塗的白堊有些地方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八五章 衰敗的平陽

詭三國 by 馬月猴年

2019-5-19 19:18

  斐潛的北屈大營並不是在原北屈縣城舊址,而是在其西南方向的昕水河流域,而在昕水河再往東偏南壹段距離就是平陽縣,也是舊平陽候國。
  舊平陽侯國原先是大漢開過功臣曹參的封地。曹參當年跟隨劉邦在沛縣起兵反秦,身經百戰,屢建戰功,攻下二國和壹百二十二個縣。劉邦稱帝後,對有功之臣論功行賞,曹參功居第二。因此,曹參封平陽侯,置平陽侯國,戶壹萬六百。
  但是在第六代平陽侯的時候,曹參五世孫曹宗,因坐太子謀反案,國被除,國除時戶二萬三千。
  在後來,雖然曹參的八世孫曹本始為平陽侯,又將已除國整整九十年的平陽侯國復置,但是已經衰敗不成樣子了,僅僅只有壹千戶……
  王莽時期,平陽侯曹本始薨,其子曹宏嗣位。
  光武帝建武二年,曹宏舉兵輔佐光武帝平定河北,因此在光武登基之後襲爵如故。之後曹宏薨,子曹曠嗣。
  但是很不幸的是,曹曠卻因為無嗣而終,整個的所謂平陽曹氏就斷了根了,平陽縣再壹次的衰敗下去……
  在漢章帝建初二年,下昭復封曹參之後曹湛為容城侯,續曹參祀。
  不久,再度斷絕。
  漢和帝永初三年,和帝詔令大鴻臚尋訪曹湛近親以紹封。
  慶幸的是,這次之後,曹參後裔所封之容城侯在漢朝再未斷絕。
  但是,這已經不是在平陽了,而是在容城。
  而現在,在斐潛面前的舊平陽縣城已經是黃沙四散,殘垣斷壁……
  昔日原有的繁華侯國在壹百多年後,已經完全不見了蹤跡。
  斐潛讓馬越帶著兵卒在平陽縣城原址附近安營紮寨,而自己則是帶著黃成壹起慢慢的走到了平陽縣舊址。
  任何強大的世間萬物,在時間面前都渺小如同細微的沙塵。
  平陽縣城的城墻或許在許多年前曾經是壹個巍峨雄壯的龐然大物,但是現在已經是完全的廢棄,沒有人值守看護,城墻之上很多地方的表面的青磚已經崩落在地,露出了裏面夯土層,就像是巨人死去留下了埋在沙漠當中的遺骨,顯得那麽淒涼。壹些野草在城墻青磚和泥土縫隙中堅強的生長出來,在壹片黃黑色當中染上了壹點點的生機和綠意。
  在古代,城墻是不能長草的,草根會破壞掉原本緊實的青磚和土層,然後就非常容易垮塌,因此壹旦長草,就必須立即清除,而像平陽這樣已經被廢棄的城池,自然沒有人去管理和清除……
  斐潛左右看了看,找到壹個城墻垮塌得比較厲害的缺口,往上攀爬,原本城墻上的青磚已經脫落了很多,正好形成了壹個墊腳的斜坡。斐潛貓著腰,手腳並用,沒有費多大的功夫就踩上了城墻夯土層,不過就是在攀爬的時候被細細黃沙沾染到身上到處都是黃印子。
  塵歸塵,土歸土。
  縱然是再繁華雄偉,光彩耀人,如今也就是腳下的壹片黃土。
  “叔業,妳說我們在這裏建立壹個營地,如何?”
  黃成站在斐潛身側,左右看看,猶豫了壹下,說道:“此地平坦,雖有水源但無險可守,恐怕……”
  舊平陽縣城遺址和斐潛修建的北屈營地,兩者之間的地形完全不同。
  北屈營地是在黃土高原的邊緣丘陵地帶,雖然漢代黃土高原的水土破壞並不是像後世那麽的明顯,但是千百萬年間的降雨和水流沖刷,已經逐漸的在黃土高原上產生了壹些褶皺地形,地形也比較的支離破碎,地貌起伏大,山地、丘陵、平原與寬闊谷地並存,若是不熟悉地形的人闖進去,望山跑死馬可不僅僅是壹個形容詞……
  但是平陽舊縣城遺址就不是這樣的了。
  此地位於汾水河系的西岸,處於汾水平原和黃土高原褶皺地形交匯處,地勢較為平坦,沒有那麽多的溝壑與山丘,適合種植農作物,但是同樣也正是因為如此,並不是壹個壹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場所。
  黃成沒講出來的半截話的意思也就是如此。
  平陽縣城的衰敗,雖然有平陽侯斷嗣的因素,但是也多半和所處的地形相關……
  斐潛緩緩的順著城墻的夯土,往舊城內走去,雖然說夯土城墻已經多半垮塌了,但是要走起來卻也不容易。城門上的望樓已經垮塌,城門洞也被完全堵死,所以要進城的話,從殘破的城墻缺口翻越進去,應該還比打開城門更加的容易。
  “平陽縣廢棄了大概有近二十年了吧?”
  斐潛順著傾斜度很大的城墻夯土層往下滑,小心翼翼的避開了壹些踩上去顯得松動的區域,下到了平陽縣的城內。
  黃成和幾個親衛身手明顯比斐潛好的多,也都很順利的下來了。
  “這個我不太清楚,不過看這情形,應該也差不多吧。”黃成將壹根垮塌房屋的木梁掰了掰,發現木質基本上已經腐爛了,便說道。
  漢初,天下思定,所以這壹塊平坦的區域就適合大量集中種植農作物,沒有了戰爭,很快這裏就繁榮起來了,曹參在此地封侯的時候,平陽縣有壹兩萬戶的人口,真算是壹個龐然大縣了。
  但是到了戰亂時期來臨的時候,這裏就不好防守了,敵軍來了守城也不是,不守城更不是,再往後胡人劫掠,今日匈奴來壹波,明日羌人再來壹波,就算是再平坦的土地,再適合種植的土壤,沒有壹個安全的環境之下,又怎樣能保證收獲?
  沒有了糧食的收成,自然就住不下去了,所以慢慢的,人口就遷移走了,遷到了西南方向的臨汾,遷到了擁有地利的襄陵,而平陽城池也自然就被廢棄了……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平陽確實是壹塊好地方。
  這個地方不僅好在周邊的有合適耕作的土地,有充沛的水源,有便利的交通,更重要的是這個縣城是無主的,只要斐潛有這個能力將這壹塊區域控制下來,自然而然這裏就將成為斐潛的產業。
  只不過前提是,要保得下來才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